“王法官,我打冯某电话空号,去他家门口蹲守多次也没找到冯某。”近日,河南新郑法院龙湖人民法庭庭长王晓燕在办理一起同村多名原告,被告均是一人的民间借贷纠纷案时,几名原告无奈的向王晓燕诉苦。
这本是一起案情较为简单的普通民间借贷纠纷,证据充分,但棘手的是王晓燕拨打冯某电话停机。通过电子送达查询冯某另一个电话也是空号,按照原告提供冯某户籍地址,办案干警前往冯某家中送达,也是铁门紧闭,送达成了难题。
王晓燕前往新郑市郭店镇冯某所在的行政村了解情况,原来冯某夫妇做生意失利后杳无音信。王晓燕通过与当地村委的沟通,得知冯某的女儿嫁在邻村,近年来多名债权人上门催要其父亲的借款和联系方式时,其都闭口不谈。王晓燕决定以冯某女儿为突破口,她找到冯某女儿,表明来意,冯某女儿心存抵触,王晓燕耐心劝说,告知相关债权人均为其父的同乡、老友,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其父母也不可能一辈子都不回家。现在这些乡亲急需用钱,要有个说法,即使其父确实有难处,也应该选择积极面对,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得到村民的理解,化解相互之间的矛盾纠纷。经过耐心释法明理,冯某女儿表示愿意联系其父母,并将法官说的话向其父亲如实转达。王晓燕从冯某女儿家返回单位没等多久,冯某就主动与王晓燕电话联系,称其正在外地打工挣钱,希望法院能够组织双方调解,自己愿意分批偿还借款,也希望能够得到村民的谅解。
王晓燕将双方当事人约到龙湖人民法庭主持调解,双方见面没有剑拔弩张,而是坐下来一边叙旧,一边敲定了调解方案。几名原告本来不抱任何希望,没想到法院对他们的事情如此上心,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冯某在经过法官的耐心说理下,认识到诚实守信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一时逃避,解决不了问题,表示以后做事一定会守住良心,守住诚信。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后,都对王晓燕纷纷表达了感激之情。
近年来,随着诉讼案件数量不断增长,送达难度不断提升,新郑法院立足审判职能,通过线上线下送达相结合,情法并举,德法并用,穷尽手段化解矛盾纠纷,切实减轻群众的诉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