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简介 -> 法官风采

        【英模风采录】弘扬“三牛精神”,践行司法为民—记西工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张露

        发布时间:2021-03-26 17:46:45


          张露,女, 1985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工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庭长。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连年被评为“办案能手”。2018年,小额速裁团队在张露一名员额法官的带领下结案共计1200件,占全院民事案件结案总数23.84%;2019年,张露办案团队结案共计1196件,占全院民事案件结案总数21.94%;2020年,张露办案团队审结案件共计1341件。

          在全国政协2021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奋勇前进。“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劳的象征,“三牛”精神象征着默默奉献、开拓创新、砥砺奋斗。对于我们法院人来说,在工作中更需要发扬习总书记所说的“三牛精神”。

          奉献是中华民族历史不衰的主旋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特质,是政法队伍的精神脊梁。奉献精神是一种爱,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奉献精神是责任感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正是民法为民、匡扶正义的初心和梦想使我们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也正是为了最初那份初心和使命,让我们始终以司法为民的责任感坚守、奋斗在这个岗位上,砥砺前行。

          刚刚大学毕业时,我是一个没有理想、没有想法的人,不知道自己将来想要从事什么职业,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随波逐流的跟着同学们去参加各种考试考证、考工作。2008年,我来到西工法院实习,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看到我们的法官以自己的睿智化解了一个个矛盾纠纷的成就感,在审判台上那神圣的“充满光辉”的形象,使我第一次对一个职业有了向往,这也激发了我对法官这个职业的美好憧憬。此后,我专心备考司法考试、公务员考试,终于在2011年如愿考到了法院工作,并成为了一名法官。至今,我到法院工作已第十一个年头,从书记员到助理审判员再到审判员,自2014年开始办案至今,我办理的民事案件近四千余起。在每一次开庭数小时不能吃饭不能按时下班,每一次加班加点写判决到夜里,每一次为案件绞尽脑汁夜不能寐的时候,我才一次次的认识到法官闪着光环的神圣的外表之下的不易和默默奉献。

          奉献不是阳春白雪的高调,而是责任心的转化和体现,是最平常、最朴实的东西。在我们的工作中,司法为民的责任感体现在每个一案件每一个细节。还记得我刚从事审判工作的第一年,我审理一个高空抛物致人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一个小男孩在单元楼下玩耍时被楼上掉下的玻璃砸伤,为求索赔其将该楼二层至六楼所有10家住户作为被告诉至我院。小男孩的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由爷爷作为代理人来参加诉讼。因为这个案件涉及被告人数比较多,且小区为老旧小区,有些房屋业主并不在这里居住或是将房屋租了出去,送达一直不是很顺利。小孩的爷爷多次来找我,为案件长时间无进展表达不满。从老人的口中得知,其多次观察,这10户人家基本上在晚上八点之后家里都亮着灯,我决定晚上加班到该小区进行送达。第一天我带着书记员挨家挨户走了一遍之后,有四家签收了传票,剩下的几家还是没有等到人。第二天晚上八点,我如约再次来到小区,老人带着我上楼又走了一遍,又有两家签收了传票。最后四家有一直电话联系不上,家里无人。第三天,我又带着书记员去了,决定再试试运气,老人在小区门口等我,感动得不得,说没想到你又来了。连续三天的送达,最终还是有四家未能成功送达。几天之后,老人来到我办公室找到我,要求撤诉。说没想到诉讼程序这么难,你们也尽力了,非常感动,孩子已经得到了部分救助,都是街坊邻居的,决定不再诉了。虽然这个案件并没有进行下去,没有将问题彻底解决,但这个案件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只要你用心了,当事人都能看到,对你的付出都会认可。

          2018年3月,我从审监庭到立案庭小额诉裁团队工作。2018年初,正值推进小额诉讼审判、繁简分流工作改革之初。小额诉裁工作还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一切都要靠多学、多问、多摸索。我深刻认识调到繁简分流改革工作及诉讼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及时转变工作思路,更新理念,改进方法,适应新形势下司法工作的新需要,积极探索小额速裁工作好的工作思路、模式,在工作中与立案庭其他各团队及时沟通,互相配合,推进分调裁审及各项诉讼服务工作。当年,我团队(含诉前调解)共计结案1200件,占全院民事案件结案总数23.84%。2019年,团队共计结案1196件,占全院民事案件结案总数21.94%。2020年,团队共计审结案件1341件。

          从事小额诉讼审判之后,我更加认识到案件不是一判了之,而是更要多一些责任感,一管到底,把能做的工作做到位,尽量让案件一裁“终结”。对于一些小标的案件,拿到判决后,当事人因为之前的矛盾纠纷互不想理睬,或者出于对对方的不信任,要求在法官的见证下履行判决款项,我总是再多管个闲事,约双方到院,当场给付,出具收条,让双方真正的案结事了。对于小额诉讼案件一裁终审,不能上诉,对于习惯于判决不满意就上诉的当事人来说,更容易把矛盾集中到审判人员身上,判后答疑、判后释法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去年,我承办的一个交通事故案件,因原告年龄比较大,要的很多费用不合理,在判决后,原告的女儿拿出着判决书要求给个解释。我对照着判决书及相关法律规定,耐心地逐条对支持以及不支持的项目对其进行了解释。其之后又多次来院找我,表示还是想不通,觉得判决不公平,不停纠缠。在几经解释之后,其还是表示不服,我就带她去找负责信访再审的陆庭长,让陆庭长接待她。经过陆庭长一番解释,她终于有所松动,表示希望被告能再判决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点赔偿数额就可以接受。趁热打铁,当即我就打电话约了被告过来,经过沟通,被告也同意再补偿原告一些费用,当场被告全额支付了赔偿款,原告出具收条,该案件圆满解决。

          我的成绩是我们团队每一个人,助理、书记员、调解员们默默无闻、辛苦付出的结果,是大家团结一心、共同协助得来的。在我们院,在我的身边,还有无数的默默奉献的“老黄牛”。他们兢兢业业、加班加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司法为民的责任心,阐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新时期,人民群众对于多元诉讼服务的新需求对我们政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继续发扬“三牛”精神,争当甘于奉献、默默奉献的政法人,用奉献担当为民之责,为我院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西工区法院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