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郑州市二七区人民法院召开执行分段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二七区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李俊勇通报了该院推行分段集约执行、执行警务化改革,成立执行指挥中心和执行查控中心以来取得的成效。发布会由二七法院政治处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媛主持。
今年是向执行难宣战的开局之年,二七区法院出台《执行权分权运行流程实施细则》,全面施行执行权分段集约运行机制。所谓分段,就是将一个案件的执行程序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由不同的专业工作组负责;所谓集约,就是实行执行庭长负责制,由执行庭长对分到自己名下的案件负总责,全程参与执行管理监控;对财产查控、执行裁决、司法网络拍卖等具体执行业务、事务实行专业化分工,进一步提升执行工作质效。同时区委、区政府给予大力支持,为该院拨付专项执行资金50多万元,用于加强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查控中心的升级改造,提升执行信息化水平。
执行指挥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视频会议系统、执行单兵系统和无人机,实现了执行远程指挥“可视化”。以指挥中心为终端,该院执行案件基本实现全程监控,达到“看得见、听得到、查得着”。
执行查控中心是该院今年信息化建设的又一个重点。执行查控中心配备专门查询电脑6台,专职查控人员6人。在执行查控中心,通过鼠标轻轻一点,10分钟内就可逐次收到相关银行、车管等部门的反馈信息,两个小时内基本实现对被执行人银行(23家)、车辆、证券、身份信息、工商档案信息的有效查询。收到有效查询结果后,查控员通过操作键盘,足不出户即可瞬间完成查封、冻结、扣划等执行行为。今年上半年,执行查控中心共发送存款、车辆、证券等财产信息查询86871次,收到联动单位信息反馈86606条,查封、冻结被执行人财产4827万元,扣划1523万元,通过查控手段,直接结案215件。查控中心还担负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将符合录入条件的失信被执行人全部录入最高法院失信人员名单库。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为依托,充分发挥信用惩戒的震慑作用,建立多部门联手合作,加强联动、联网惩戒机制,对失信被执行人在乘坐飞机高铁、市场准入、政府采购、行政许可、商业贷款等方面进行限制。
通过分段制执行改革,截至6月20日,执行案件实际执结案件914件,实际结案率52%,与同期比实结率提升十五个百分点。
省市10多家新闻媒体应邀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