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峰,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
当30多名乘客深夜命悬一线的时候,他带领儿子和3名员工披荆斩棘紧急救援;当百年不遇的洪水肆虐乡村的时候,他带领他的团队冒着生命危险救援、送水;当谁家有老人走失的时候,他带领他的团队奔波寻找;当有“驴友”或群众遇险的时候,他带领他的团队伸手相助。杨永峰虽然只是林州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却誉满山城。他先后发起成立了林州市红旗渠爱心团队、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队,2015年合并注册成立了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4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协助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参与山地救援、水上水下救援、城市搜救、灾难应急处置等各类事件617次,成功挽救了521人的生命。
大巴坠崖 紧急救援
2015年3月2日深夜22时55分,杨永峰开车带着儿子杨文凯和3名员工行驶至省道S226五龙镇小虎山路段时,发现先前一直行驶在前面的大巴车突然消失了。杨永峰意识到大巴车可能坠崖了,很快掉转车头折返。
“大巴车拉的人不少。快救人!能救一个算一个!”杨永峰很快进行分工,展开了救援行动。他让杨文凯和当过兵的员工栗睿留在路上担任“警戒”,打开双闪灯,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并为下陡坡救援的人指路、做接引。他和另外两名员工则下陡坡,借助手电筒的光,穿过荆棘丛救人。荆棘刺扎进手里,划破了衣裳,虽然能感觉到疼,但是他们顾不了那么多。
正当杨永峰挨个检查受伤人员的伤情时,突然有个小孩抱住他的腿,颤抖着说:“我好冷,救救我!”杨永峰急忙喊来员工李远平,和闻讯后赶来的村民、民警一起抬孩子。
救援的大队人马赶到后,杨永峰等人又为救援人员指路,并一起抬伤员。
杨永峰等5人及时报警与救援,为后续的生命大营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让13个人的生命得以挽救。
生命至上 救援不息
“3·2”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结束后,杨永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那救援的一幕幕,我想起来就感到心痛,我决心要做点什么。”救援后不久,林州市委授予杨永峰等5人“林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并颁发了奖金。杨永峰把奖金捐给了林州市慈善总会,嘱咐用于救助贫困家庭。杨永峰对自己的亲人说:“帮助别人,我们是幸福的。生命至上,再大的事,也没有生命重要。”2015年秋,他带头成立了以搜救、救援为主旨的红旗渠应急救援队。
2016年3月12日,内黄县一名53岁男性“驴友”在林州市苍龙山一带登山时失联。杨永峰获悉情况后,将患病住院的妻子托付给亲友照看,带领红旗渠应急救援队及时赶赴现场,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展开了搜救行动。苍龙山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荆棘丛生。杨永峰自掏腰包为救援队员提供食品,与队员在苍龙山连续搜救3天,直至找到不幸坠崖失去生命的“驴友”,并将“驴友”的遗体抬下山,交给该“驴友”的亲人。
2016年7月19日,林州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全市十几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严重的地区水、电、交通、信号全部中断。当时杨永峰因胃病在安阳住院治疗,看到新闻后他拔掉输液管,连夜赶回了林州,组织红旗渠应急救援队、红旗渠爱心团队奔赴灾区。在东岗砚花水上救援过程中,因为道路、通讯不通,杨永峰与3名队友一度失联,两天后才与救援队伍联系上。
2016年10月,杨永峰接到队员转发的求援信息:盘阳村一名妇女走失,一天多没有消息。搜救的4天里都下着大雨,多名队员因淋雨感冒,杨永峰也发起了高烧。此时,大部分队员建议退出搜救,杨永峰看到家属期盼的眼神,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失联者。这场搜救持续了6天,他们终于在与林州交界的河北省合漳乡的合漳山上找到了走失的妇女,此时的她已蜷缩成一团,奄奄一息。此后,红旗渠应急救援队执行的所有搜救行动都有了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不到最后永不放弃!
爱心无地域。杨永峰和他的团队还将义务救援行动扩展到林州之外,先后多次到内黄、浚县、淇县、长治等相邻县市参与救援行动。2017年春节刚过,杨永峰得知浚县3名儿童在浚县运河段游玩时不慎坠河,事发数日仍然没有找到人,儿童的家人急需救援力量支援,便带领救援队奔赴浚县参与救援。经过28天的艰难搜索,他们终于将3名失事儿童的遗体全部找到,打捞上岸。
365登录平台 2018年5月,一位外地游客从林州赵家曼村登太行山时,失足落下近百米深的悬崖,艰难爬行数小时后,才找到有信号的山地报了警。接到公安系统警讯之后,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协同公安、消防等部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100多名救援人员在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开展了近14个小时的搜救,终于在次日18时找到了失联人员。此次救援行动是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出动队员最多,在高温、艰险山区的一次高难度救援。这次行动,杨永峰的妻子宋海红、儿子杨文凯均参与其中,他的妻子说:“杨永峰因救援常年不在家中,经常夜间接到一个电话就走了,我也是被他感染了。为了他心中的那一份坚持,为了一家人的守侯,也为了救援成功后那一瞬间的成就感。”
敬老爱幼 爱心无限
杨永峰不仅持续性地开展义务救援活动,他还投身慈善公益事业。2015年6月,他带头成立了以救助孤、贫、残、病为主旨的红旗渠爱心团队,多次开展爱心行动。
2015年中招期间,杨永峰以红旗渠爱心团队的名义发起“爱心助考”活动,得到众多车主的响应。此后,遇到中招和高考,“爱心助考”成了他们必做的“功课”。
?2015年7月,杨永峰同红旗渠爱心团队发起了向林州市任村镇尖庄村患重病村民杨双保捐款活动,得到热烈响应,好多爱心人士纷纷参加献爱心活动,共捐款4万余元。
林州市姚村镇李家岗村一位87岁高龄的老太太连遭不幸,儿子、女儿病故,孙女患有精神病,老人无依无靠,生活困难。2015年11月,杨永峰同红旗渠爱心团队的多名爱心人士为老人捐款2600余元,送去了1000块煤球和新棉被,并为老人维修了房子。
4年多来,杨永峰和他的团队用大爱在太行山上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他们配合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先后参加“苍龙山”“黄路垴”等山地救援61次,“西乡坪”等水上救援22次,参加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保障49次,搜寻走失人员277人。仅2018年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就出队158次,出车923辆次,出动救援队员1811人次。林州市爱心团队为救援队提供后勤支持外,下乡村走山乡,先后捐助了30个贫困家庭和个人。。
杨永峰说,他最怕听到的就是救援的电话铃声响起,当它响起的时候可能会有悲剧发生。每次救援,他的心都会受到煎熬和刺痛。救援是义务的、无偿的,面对遇难者家属充满无助和期盼的眼神,他说,虽然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是他和他的团队要把义务救援活动坚持做下去,并要做得更好、更完善。在杨永峰的日记中,他除了记录每次事件的经过以外,还不断地总结救援的经验,并努力做好救援的规划。?
为了更好地普及救援相关知识,杨永峰策划了“百场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累计巡讲86场次。组织策划了《救援在路上——林州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大型图片专题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起到了一定的事故预防作用,大大降低了类似事故的发生。
在杨永峰的规划中,红旗渠应急救援队要配备更加专业的救援设备,参与更多、更复杂的救援行动,为社会安定保驾护航。红旗渠爱心团队将秉承热心救助孤、贫、残、病的理念,尽力帮助更多的人。
2015年4月杨永峰荣登“中国好人榜”;2015年12月23日被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称号,2018年6月被河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河南省第十三届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理事长。
当30多名乘客深夜命悬一线的时候,他带领儿子和3名员工披荆斩棘紧急救援;当百年不遇的洪水肆虐乡村的时候,他带领他的团队冒着生命危险救援、送水;当谁家有老人走失的时候,他带领他的团队奔波寻找;当有“驴友”或群众遇险的时候,他带领他的团队伸手相助。杨永峰虽然只是林州市的一位普通市民,却誉满山城。他先后发起成立了林州市红旗渠爱心团队、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队,2015年合并注册成立了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4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林州市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救援队协助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参与山地救援、水上水下救援、城市搜救、灾难应急处置等各类事件617次,成功挽救了521人的生命。
大巴坠崖 紧急救援
2015年3月2日深夜22时55分,杨永峰开车带着儿子杨文凯和3名员工行驶至省道S226五龙镇小虎山路段时,发现先前一直行驶在前面的大巴车突然消失了。杨永峰意识到大巴车可能坠崖了,很快掉转车头折返。
“大巴车拉的人不少。快救人!能救一个算一个!”杨永峰很快进行分工,展开了救援行动。他让杨文凯和当过兵的员工栗睿留在路上担任“警戒”,打开双闪灯,提醒过往车辆注意,并为下陡坡救援的人指路、做接引。他和另外两名员工则下陡坡,借助手电筒的光,穿过荆棘丛救人。荆棘刺扎进手里,划破了衣裳,虽然能感觉到疼,但是他们顾不了那么多。
正当杨永峰挨个检查受伤人员的伤情时,突然有个小孩抱住他的腿,颤抖着说:“我好冷,救救我!”杨永峰急忙喊来员工李远平,和闻讯后赶来的村民、民警一起抬孩子。
救援的大队人马赶到后,杨永峰等人又为救援人员指路,并一起抬伤员。
杨永峰等5人及时报警与救援,为后续的生命大营救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让13个人的生命得以挽救。
生命至上 救援不息
“3·2”重大交通事故救援结束后,杨永峰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说:“那救援的一幕幕,我想起来就感到心痛,我决心要做点什么。”救援后不久,林州市委授予杨永峰等5人“林州市见义勇为积极分子”称号,并颁发了奖金。杨永峰把奖金捐给了林州市慈善总会,嘱咐用于救助贫困家庭。杨永峰对自己的亲人说:“帮助别人,我们是幸福的。生命至上,再大的事,也没有生命重要。”2015年秋,他带头成立了以搜救、救援为主旨的红旗渠应急救援队。
2016年3月12日,内黄县一名53岁男性“驴友”在林州市苍龙山一带登山时失联。杨永峰获悉情况后,将患病住院的妻子托付给亲友照看,带领红旗渠应急救援队及时赶赴现场,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展开了搜救行动。苍龙山地势险峻,道路崎岖,荆棘丛生。杨永峰自掏腰包为救援队员提供食品,与队员在苍龙山连续搜救3天,直至找到不幸坠崖失去生命的“驴友”,并将“驴友”的遗体抬下山,交给该“驴友”的亲人。
2016年7月19日,林州市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全市十几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受灾严重的地区水、电、交通、信号全部中断。当时杨永峰因胃病在安阳住院治疗,看到新闻后他拔掉输液管,连夜赶回了林州,组织红旗渠应急救援队、红旗渠爱心团队奔赴灾区。在东岗砚花水上救援过程中,因为道路、通讯不通,杨永峰与3名队友一度失联,两天后才与救援队伍联系上。
2016年10月,杨永峰接到队员转发的求援信息:盘阳村一名妇女走失,一天多没有消息。搜救的4天里都下着大雨,多名队员因淋雨感冒,杨永峰也发起了高烧。此时,大部分队员建议退出搜救,杨永峰看到家属期盼的眼神,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找到失联者。这场搜救持续了6天,他们终于在与林州交界的河北省合漳乡的合漳山上找到了走失的妇女,此时的她已蜷缩成一团,奄奄一息。此后,红旗渠应急救援队执行的所有搜救行动都有了一个贯穿始终的理念:不到最后永不放弃!
爱心无地域。杨永峰和他的团队还将义务救援行动扩展到林州之外,先后多次到内黄、浚县、淇县、长治等相邻县市参与救援行动。2017年春节刚过,杨永峰得知浚县3名儿童在浚县运河段游玩时不慎坠河,事发数日仍然没有找到人,儿童的家人急需救援力量支援,便带领救援队奔赴浚县参与救援。经过28天的艰难搜索,他们终于将3名失事儿童的遗体全部找到,打捞上岸。
2018年5月,一位外地游客从林州赵家曼村登太行山时,失足落下近百米深的悬崖,艰难爬行数小时后,才找到有信号的山地报了警。接到公安系统警讯之后,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协同公安、消防等部门第一时间赶到事发地点。100多名救援人员在方圆百公里范围内开展了近14个小时的搜救,终于在次日18时找到了失联人员。此次救援行动是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出动队员最多,在高温、艰险山区的一次高难度救援。这次行动,杨永峰的妻子宋海红、儿子杨文凯均参与其中,他的妻子说:“杨永峰因救援常年不在家中,经常夜间接到一个电话就走了,我也是被他感染了。为了他心中的那一份坚持,为了一家人的守侯,也为了救援成功后那一瞬间的成就感。”
敬老爱幼 爱心无限
杨永峰不仅持续性地开展义务救援活动,他还投身慈善公益事业。2015年6月,他带头成立了以救助孤、贫、残、病为主旨的红旗渠爱心团队,多次开展爱心行动。
2015年中招期间,杨永峰以红旗渠爱心团队的名义发起“爱心助考”活动,得到众多车主的响应。此后,遇到中招和高考,“爱心助考”成了他们必做的“功课”。
?2015年7月,杨永峰同红旗渠爱心团队发起了向林州市任村镇尖庄村患重病村民杨双保捐款活动,得到热烈响应,好多爱心人士纷纷参加献爱心活动,共捐款4万余元。
林州市姚村镇李家岗村一位87岁高龄的老太太连遭不幸,儿子、女儿病故,孙女患有精神病,老人无依无靠,生活困难。2015年11月,杨永峰同红旗渠爱心团队的多名爱心人士为老人捐款2600余元,送去了1000块煤球和新棉被,并为老人维修了房子。
4年多来,杨永峰和他的团队用大爱在太行山上树起了一面鲜艳的旗帜。他们配合公安、消防、应急管理等部门,先后参加“苍龙山”“黄路垴”等山地救援61次,“西乡坪”等水上救援22次,参加大型群体活动安全保障49次,搜寻走失人员277人。仅2018年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就出队158次,出车923辆次,出动救援队员1811人次。林州市爱心团队为救援队提供后勤支持外,下乡村走山乡,先后捐助了30个贫困家庭和个人。。
杨永峰说,他最怕听到的就是救援的电话铃声响起,当它响起的时候可能会有悲剧发生。每次救援,他的心都会受到煎熬和刺痛。救援是义务的、无偿的,面对遇难者家属充满无助和期盼的眼神,他说,虽然已经付出了很多,但是他和他的团队要把义务救援活动坚持做下去,并要做得更好、更完善。在杨永峰的日记中,他除了记录每次事件的经过以外,还不断地总结救援的经验,并努力做好救援的规划。?
为了更好地普及救援相关知识,杨永峰策划了“百场安全知识进课堂”活动,累计巡讲86场次。组织策划了《救援在路上——林州红旗渠应急救援中心大型图片专题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起到了一定的事故预防作用,大大降低了类似事故的发生。
在杨永峰的规划中,红旗渠应急救援队要配备更加专业的救援设备,参与更多、更复杂的救援行动,为社会安定保驾护航。红旗渠爱心团队将秉承热心救助孤、贫、残、病的理念,尽力帮助更多的人。
2015年4月杨永峰荣登“中国好人榜”;2015年12月23日被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司机”称号,2018年6月被河南省见义勇为基金会授予“河南省第十三届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