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振西,男,汉族,1962年3月生,河南省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队长。
2005年,牛振西组建了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组织开展水上义务救援、水上安全知识传播、水源保护、城市汛期防洪等志愿公益活动。经过14年的发展,成为一支拥有注册志愿者152人,骨干队员80余人的专业水上救援队伍。14年来,400多次出征,他带领的这支队伍共打捞各类溺水者遗体400多具,挽救90多名落水者生命,开展水上安全知识普及教育讲座500多场,受益的中小学生、大学生超3万人,间接受益群众达十几万人。
初衷:不愿看到别人的丧亲之痛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黄河绕市郊而过,每逢盛夏酷暑,人们习惯下河游泳,溺水事故屡有发生。遇到这种事,喜欢游泳的牛振西总是第一时间下水救人,有时溺水者被幸运救出,捡回一条命,有时因为各种复杂原因,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溺水者沉入水中。
看到现场哭成一片的溺水者家属,有时还要花钱请人打捞尸体,牛振西等人心里很不是滋味。2005年9月,几个热血汉子一商量,成立了郑州市义务救援队,2012年正式注册为“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从成立那天起,大家就商量,无论如何,绝不要溺水者家属一分钱,完全是义务救人。
每年的5月到11月,是救援队最忙碌的日子,有时一天会接到两三个溺水求助电话。牛振西平时无论走到哪里,身上必带三块手机电池。他的手机全年每天24小时从不关机。牛振西把自己的手机号码作为水上安全求助报警电话,已经在市110、119指挥中心备案形成联动机制。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110或119指挥中心接到郑州市区有人溺水的报警电话,都会第一时间通知牛振西。
救援:“我懂他们的悲伤”
牛振西懂得每一个逝者亲属的悲伤。2017年,一个17岁的女孩在黄河落水。救援队伍刚到场时,母亲没有出现,人们说她已经走不成路了。只有父亲迎上来给队员们打招呼,介绍情况,队员们下水,别的亲戚退到岸边,只有他扶着孩子妈在岸边跟随潜水员来回走,还不停劝孩子妈,“你到岸边歇歇吧,孩子出来了,我叫你”。
牛振西一眼就看出,孩子的爸爸“一直绷着”。
行动快结束的时候,牛振西领着这位父亲上了车。
车门一关,父亲就崩溃了。他哭得全身僵直,头直挺挺地抵在车后座上。
“你觉得我女儿真的死了吗?我咋觉着她还活着,她肯定是在哪个地方上岸了,迷路了”。
“不管花多少钱,我要把她接回家,埋在自家的田里,我不去打工了,哪儿也不去了,就在家种地,每天上地,就能看到我女儿”。
牛振西在旁边一声不吭,听这位父亲哭诉了二十多分钟。
“他需要哭出来。”
落水事故多种多样,但家属的悲伤一模一样,“都是悲痛欲绝”。
尊重:给逝者最后的尊严
民间尸体打捞,因为没有专业设备,都撑船用竹竿排查,往水下捣弄,用触感判断落水人的位置,然后用挂钩拉上来。更粗犷的是拉网式排查,就像打渔,网上挂钩,整个水域来回拉,最后遗体被挂钩拉上来。
“很多遗体被拖拽上来时,面目全非。”最初,因为没有设备,牛振西的队伍也采取过这种方式。
“家属看到死者的一瞬间,很多是直接瘫倒了。”
牛振西的义务救援队最后决定,用最有尊严的方式打捞,队员下水打捞。
救援队每次救援把遗体拉出水面以前,在水上接应的队员让死者面孔朝下,用衣服包住头部。
这是队里现在严格的打捞流程,打捞死者尽量下水,用手打捞,以免伤及遗体,出水时头部朝下,用衣物盖面,“第一,咱们中国人讲死者不能对青天;第二,给死者最后的尊严;最重要的是,不给死者家属太大的刺激。”但刺激却留给了队员。为了排解队员的心理压力,队里定期给大家做心理辅导。
委屈:依然不放弃希望
14年里,牛振西和他的队员们遇见了太多悲剧,也经常在救援行动中遭遇危险,被水草划伤、被玻璃扎伤是常有的事儿。但他们并不在意,让他们不能理解的是有些家属的态度。
一个初冬季节,有个孩子落水,牛振西和队员们赶到时,孩子已经落水十几分钟了,围观群众很多。牛振西和队员们没来得及做热身运动就下河救人,一个猛子扎下去,顿觉刺骨的寒冷。有个队员刚把头露出水面换气,就听到孩子的家人说:“快下去啊!为啥还不赶快去救他?是不是不给钱就不好好救?”
事后说起这件事,队员们都忍不住潸然泪下。但是无论家属情绪如何过激,只要溺水者有一丝生还希望,牛振西和队员们就不会放弃。“在救援现场,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溺水者挣扎求助的表情和眼神,都会触动队员内心最柔软的东西,让他们忘记疲劳。”
教育:在群众心里扎起安全篱笆
365登录平台 “无论如何努力,溺水事件发生后,给家属心理上带来的创伤是永远无法愈合的。但是通过日常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一些悲剧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这是救援队根据多年水上救援经验得出的总结。正因如此,2012年,救援队改变思路,主动出击,变事后搜救为事前预防。根据队伍自身救援经验,救援队编写了“中小学生水上安全教育”课件,利用空余时间到列子小学、郑州师专附小、龙门中学等大型自然水域周边的小学、中学、大学、农民工子弟学校,甚至还去了安阳殷都区、南阳淅川县、山东东明县等地举办水上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大型讲座。最开始给学生上课,牛振西笑称:“我觉得有点‘装腔作势’,讲得太书面化了,说水里危险、不要下水等等,孩子们听得没精打采。”后来,队员们直接把救援现场的照片、视频搬到讲座上。“一看到照片视频,三分钟一个人没影了,看到出事就是在身边的河,出事的人甚至就是认识的,他们知道害怕了,知道什么是危险了。”牛振西说。
像这样的安全知识教育,救援队已经搞了500多场。受益的中小学生、大学生超3万名,间接受益群众达十几万人,大大降低了溺水事故发生数量。
救援队还专门注册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利用大众新媒体传播渠道来进行水上安全教育知识的普及和传播。截至目前,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访问量已达几十万人次,许多网友、群众通过这些新媒体平台从中学会了水上安全救护常识,时刻敲响安全警钟,避免自己和身边亲人发生溺水事故。
理解:赢得社会各界支持
为了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务,保证大家的安全,救援队需要添置一些救援设备。由于他们在民间有着良好口碑,也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认可,经常有爱心人士和企业向救援队提供捐助,一些政府部门也给予不少帮助。
目前,在社会各界支持下,救援队已经更换了许多新装备,如水下潜水机器人、水下声纳成像机、拖拽式水底搜索车、水下视频探头等等。在救援现场,当地群众也自发给救援队提供服务,郑州饭店的女老板李丽,还经常驱车几十里路,专门给队员们送饭。
如今,牛振西、梁年林、秦德良、雷金善、孙兵、孙文学等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名字,早已成为无数人心中的英雄,他们也获得了无数荣誉,多家媒体也多次报道了他们的感人事迹。
牛振西2018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最美志愿者”,被河南省文明委评为“河南优秀志愿者”。他带领的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2013年被河南省文明办、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红十字授予“河南省红十字志愿服务工作优秀团队”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