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法苑文化

        第七届全国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陈晓磐

        发布时间:2019-09-30 15:54:48



            陈晓磐,男,汉族,1971年10月生,中共党员,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公安局皇帝庙派出所指导员。

          陈晓磐同志扎根基层14年,对党忠诚,坚如磐石;他助人为乐,不图名利,是新时代的活雷锋、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创设“留守儿童温馨家园”,是200多个留守孩子的“警察爸爸”;他常年照顾辖区内20多个孤寡老人,是他们的“警察儿子”; 他组建“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现已发展到400余人,义务服务群众;他自甘清贫,捐款捐物,帮助群众,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他走村入户,倾听民声,独创“五步双网”工作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有效破解农村治安难题。2015年作为嘉宾受邀参加了天安门9.3阅兵观礼。2017年5月19日,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一、分包片区助老幼,奉献爱心学雷锋

          2005年,陈晓磐同志自告奋勇,由县局机关到偏僻的皇帝庙派出所工作,2007年又主动请缨,分包治安较差的大袁村警务区。多年来,他节衣缩食,慷慨解囊,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累计捐款达20万元之多,而自己却甘守清贫,穿的衣服是从地摊上买的,家具还是18年前转业时添置的。

          自2009年起,每年除夕之夜,陈晓磐在警务区和群众一起过年,还到幸福院与老人们一起联欢、看春晚、吃饺子,自掏腰包为辖区内20多个孤寡残困老人送红包,老人们都把他当作他们的“警察儿子”。2016年冬天,大袁村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靳大娘患急性肠炎,陈晓磐迅速赶到,把她送到医院,背着楼上楼下化验检查,累得浑身大汗,值班医生羡慕地对靳老太说,你儿子真孝顺啊!老太太竟大声哭起来,哽咽着说,他真的是我的好儿子啊。

          2009年,陈晓磐同志积极主动联合辖区内6个村委会和5所学校,成立“留守儿童温馨家园”,安装了亲情视频和空调,让孩子们能与与父母视频聊天、融洽亲情,成为众多孩子的“警察爸爸”,为200多名留守儿童撑起了一片爱的天空。同时,他还主动登门向周边企业求助,先后帮助62名家长在周边找到称心的工作。

          2013年6月,陈晓磐同志组建“学雷锋志愿警务服务队”,设有矛盾纠纷化解队、护村治安巡逻队、道德法律宣传队、党员示范服务队、消防环境督导队(兼红白喜事理事会)等5支队伍,目前志愿者已发展到400余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2016年8月,他得知75岁的特困户张某的两个女儿正读高中,虽然学习特别优秀,但因学费问题准备辍学时,就发动爱心企业家捐款1000多元,并资助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的闫姓贫困女生3000元学费。

          2018年春节前夕,陈晓磐同志捐出5万元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奖金,设立了“警务室身边好人”基金,用以表彰村民们的善行义举,引导村民学好人,做好人。在他的感召下,辖区内已有91人被推树为市、县、乡道德模范。

          二、自找“麻烦”帮群众,连心结上见亲情

          2009年,陈晓磐从妻子买来的中国结上得到灵感,自费加工制成8000余枚“警民连心结”,正面是“警民一家亲”字样,背面印有他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免费发放给群众,并保持24小时开机,不管风雨飞雪、白天黑夜,只要群众求助,他都第一时间赶到,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困难,从此打开了群众的“心门”,成了他们的贴心人。如今,“有困难找晓磐,找到晓磐不作难”已成了当地群众的口头禅,“警民连心结”已成为陈晓磐同志助人为乐的有效 载体。

          2009年3月23日深夜,村民郭霞突然出现临产征兆,情况十分危急,而她的丈夫和公公都外出务工,婆婆身患多种疾病连走路都困难,她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拨通了“警民连心结”上的电话。陈晓磐同志立即联系车辆 ,连夜把她送到县妇幼保健院。这件事很快被传开,群众都说“连心结”真灵,关键时候能救命。慢慢地群众一遇到困难或挠头事,就给他打电话,请求帮助。

          2009年春天,陈晓磐同志走访中得知,残疾人袁某特别困难,家徒四壁,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女儿4岁,而6岁的儿子生病已躺在床上几天了。他了解情况后,掏出身上所有的钱,把孩子送到了医院。后来,他了解到这两个孩子是“偷生”的,开不出医学证明,一直没能上户口,更无法办理医保和低保,甚至无法入学,陈晓磐同志就依据政策主动为孩子们办理了户口。

          2017年3月,辖区70多岁的王某哭着找到他,诉说其家庭的不幸,妻子瘫痪、儿媳半傻、儿子精神分裂,家庭面临崩溃。陈晓磐同志立即上门了解具体情况,几天内就协调县总工会、县残联和县精神病医院等单位伸出援助之手,为其儿子免费治疗;乡政府给予了其家庭临时性救助,并按照标准程序确认其为贫困户。如今,王某儿子已病愈并找到了工作。

          2019年3月21日,村民刘某特意精心制做一面书有“英雄集体大爱无疆人民警察胜似亲人”的锦旗送给陈晓磐同志。20年前,刘某因为家庭矛盾,冒名顶替一个去世亲戚的身份离家出走,久而久之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清除,10多年来备受精神煎熬,一直想恢复身份但又害怕法律的严厉制裁。今年,她通过别人找到陈晓磐同志,说明情况,陈晓磐深入调查,了解详情,依据事实帮其恢复了身份,并依据《身份证法》有关条款对她进行了相应处罚。

          三、化解纠纷得民心,稳定社会保平安

          2007年,大袁警务区经常发生纠纷、案件和上访事件,是出了名的“三不断”村。为啃下这块“硬骨头”,2008年10月陈晓磐同志把“家”搬到了大袁村,挨家挨户走访,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同时,不分节假日,加班加点,仅用8个月就将全乡8948户11029处院落走访一遍,采集基础信息9万余条,并输入电脑制成电子地图。截止2017年,陈晓磐同志骑摩托车已行程6.9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多。由于长年劳累,他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夏天都得穿着棉秋裤,脸部也因常年吹风有些轻微面瘫。

          针对易发的小警务,陈晓磐同志立足“一村一警”,围绕“办小案、解小忧、帮小忙”,创新开展“五步双网”工作法,即听民声、化民争、保民安、应民需、做民范,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双网驱动,信息引领,点线面成网,着力打造微警务信息网和伞式治安立体防控网。他坚持遍访千家,针对个案,巧劝解、巧疏导、巧借力、巧施策,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以德润人。村民王某曾因宅基地问题与邻居代某打斗9年,互不相让,问题始终没能解决。2009年初,陈晓磐同志找来第三方,三家协议置换宅基地,使问题得到彻底解决。针对农村治安较乱情况,陈晓磐同志自编了一百句顺口溜《农村安全防范百句经》,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打防违法犯罪。

          多年来,陈晓磐同志化解矛盾纠纷3000多起,带领群众累计抓获犯罪嫌疑人100余名,处理上访积案40多起。如今,大袁村已连续8年实现零上访和一般以上刑事案件零发案,被评为“河南省十佳民主法治村”。2015年7月,村民一致要求授予陈晓磐同志“荣誉村民”,将其写入大袁村志。其先进事迹也被改编为河南坠子《模范指导员》、豫剧《知心人》、歌曲《好人警官》、微电影《连心结》等,进行广泛宣传。

          2011年12月,入选“中国好人”榜,2013年3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成绩突出先进个人”,2014年5月被国务院军转办、中组部、人社部授予“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2014年11月被河南省委、省政府授予“河南省人民满意的十佳政法干警”,2016年11月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楷模”“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2017年5月被公安部、人社部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

        责任编辑:司铃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225546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