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案件快报 -> 案件快报

        执行干警做桥梁 还款“误会”得化解

          发布时间:2019-08-26 15:11:23


            近年来,随着科技网络的发展,微信、QQ等通讯工具的使用,使得人们之间的沟通越来迅速和便捷,真正做到了“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近日,365登录平台_365体育平台bet下载入口_义乌365医保电话号码法院执行干警就通过微信沟通执结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

        365登录平台    2018年5月,陈某丽因购买某牌汽车资金不足,由其配偶即胡某松向高某元提供担保借款40000元,并向高某元出具借据和还款保证书,承诺自2018年6月10日起,每月偿还8000元,至2018年10月10日还清本息,逾期超过两个月,同意支付每日1%违约金以及其他约定费用。后高某元依约履行了出借义务,陈某丽和胡某松拒不履行还款义务,为此,高某元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判决如下:陈某丽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归还高某元借款本金40000元及利息2400元,合计:42400元。胡某松对上述借款本金及违约金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判决生效后,高某元误认为陈某丽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后,陈某丽及胡某松主动加执行干警的微信,向执行干警说明其在执行前就已向申请人高某元账户打了部分款项,但未告知申请人,并向执行干警提供了还款的转账凭证。执行干警秉着不能只听一面之词的严谨态度,及时向申请人进行求证,经过执行干警的搭线沟通后,发现由于申请人每天流水过多,误以为被申请人恶意拖欠借款,造成了“误会”。后在执行干警的见证下,陈某丽将剩余借款付于申请人,至此这个“误会”在执行干警搭桥的情况下得到澄清,案件执结完毕。

        责任编辑:司铃云    


        关闭窗口

        您是第 5225116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