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案例评析

        九旬老母成工具,法官训诫不孝儿

          发布时间:2014-10-14 14:04:07


            含辛茹苦将三儿三女抚养成人的张老太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看似有福活到了94岁仍身子健朗,却非常不幸成为三个儿子嫌弃的对象,平日里三个儿子除轮流到她独自栖身的小屋送饭外,其他均不管不问,碰到头疼脑热时三个儿子互相推诿。更有甚者,张老太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为争夺张老太的银行存款,竟先后拿张老太当工具,先是大儿子以张老太名义向二儿子讨要赡养费。二儿子随后也如法炮制。如此荒唐的家庭丑剧5月26日在洛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揭开帷幕,在高新区法院法官对进行双方严厉的训诫后,6月16日,这场足以作为反面教材的人伦惨剧终于落下了帷幕。

        5月26日,68岁的大儿子拿着其母亲张老太按有指印的授权委托书和起诉状来到法院,状告66岁的二儿子,索要二儿子应当支付的生活费1万余元。承办法官看到案卷后心里打不少疑问:年纪94岁的张老太是否识字?是否知晓起诉状和授权委托书的内容?张老太神智是否清楚?看到一脸堆笑的大儿子信心满满的样子,承办法官先让其回家,随后电话联系二儿子,告知其成为自己母亲的被告。电话中二儿子的声音听起来似乎很委屈,并告诉法官这些天他天天给老母亲送饭,老母亲从未提出过要告自己,这事是大儿子自己搞出来的。

            5月29日,二儿子为证实自己的无辜,竟将老母亲带到了承办法官面前。老母亲刚进法院就开始哭。看到承办法官脸色有变,二儿子赶紧圆场,说自己的母亲老糊涂了,一说话就哭。然后二儿子交给法院一张证明书,上面打印字体写着“我永远不告我的二儿子”,然后是别人代签的名字和老母亲在名字上按的手印。承办法官问张老太是否知道大儿子拿来的授权委托书上写的什么,张老太说不知道。再问是否知道二儿子拿来的证明书上写的什么,张老太也说自己不知道。问张老太手印是不是她按上去的,她回答说,“他们让我按我就按了,我不知道是什么”。

            承办法官此时才明白了,这是两个儿子轮流拿母亲当工具使来起诉和应诉。

            百善孝为先。一位年纪94岁的农村老太太对生活待遇还能有多少需求,为何成为三个儿子的负累,时至今日,更被大儿子和二儿子当成向对方要钱的工具。承办法官非常愤怒,当着张老太的面毫不客气训诫了两个不孝子,训斥他们身为父母却不赡养母亲的悖逆行径,告诫他们今天发生的一切如何结束,将决定着他们在年迈之时自己的子女如何对待自己。在一番严厉的训诫之后,两个儿子均羞惭地带母亲回家。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