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解决青年法官普遍缺乏办案经验、生活阅历及做群众工作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漯河市召陵区人民法院将加快青年法官的培养和成长作为法院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不断创新培养青年法官工作机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不断提升司法能力。
一是搭建实践平台,丰富青年法官工作实践。通过推行“法官村长”工作机制和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鼓励青年法官深入基层,与广大群众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尽快地了解社情民意,村约民俗,有效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
二是以制度作保障,实行传帮带,提升青年法官的工作能力。特别制定了《青年法官带教制度实施办法》,从制度层面确保提升青年法官综合素质,传承优秀资深法官审判实践经验。该实施办法要求全院35周岁以下法官要确定一名带教法官,不仅在原则上要求带教法官要在庭审、合议庭评议、文书制作、疑难案件、案件调解、审判调研等方面对青年法官进行指导,还对带教双方作出了具体明确的工作要求:带教期间,带教法官每季度至少担任一次青年法官所承办案件的审判长;而被带教期间青年法官则至少有1篇裁判文书被评为优秀裁判文书,参与承办一件精品案件,在省市级刊物上发表一篇调研文章。
三是设立“青年法官成长论坛”,加强上下沟通交流,促进青年法官共同成长。每月定期召开由院领导、青年法官参加的座谈会,直接了解青年法官对自身和法院发展的想法,并作为院领导制定重点工作的重要参考。针对青年法官在办案过程中遇到的困惑,邀请资深法官传授经验进行互动交流。分别围绕“重大敏感案件的发现、把握及其风险评估”,“基层法院庭审驾驭技巧”、“新时期青年法官的群体特征与成长路径”、“法律智慧的司法提炼与实践拓展”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使“青年法官成长论坛”成为青年干警提高司法能力、解答实践困惑、交流心得体会的平台。
四是创新激励机制,营造争先创优的工作氛围。针对青年法官活力充沛,他们渴望成功,并勇于接受竞争这一实际。院党组十分注重并拨出专项经费,积极鼓励青年法官参加各种、各类层次的专业知识学习、培训,倡导培养学习型法官队伍,并利用有限的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业余活动,鼓励青年法官积极参加司法调研活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更好地服务于审判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