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漯河中院四项措施强化再审案件判后答疑

          发布时间:2013-11-26 09:43:06


            近年来,漯河中院将再审案件判后答疑工作作为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细化标准,落实责任,深入推进,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2013年来,该院再审案件没有发生一起信访案件,服判息诉率100%。

            一是高度重视。按照上级法院要求,将判后答疑作为案件审理必经程序,通过召开会议、组织研讨等方式提高干警对判后答疑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定期回访机制,通过电话回访、实地走访等方式询问案件当事人承办法官判后答疑工作是否做到认真、详实、耐心;将判后答疑纳入量化目标考核,与岗位目标责任直接挂钩,充分调动法官积极性。

            二是严格责任。实行主管院领导、庭长、承办法官分级答疑工作法,首先由承办法官对证据认定、法律事实、法律规定、裁判理由向当事人进行释法答疑,当事人对答疑工作不满意或者不听取承办法官答疑的,再逐级由庭长、主管院领导进行约谈和答疑工作。强化答疑人员责任意识,要求在接访过程中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使当事人充分感受司法的关怀和温暖。

            三是明确范围。主要包括:对证据的认定和经质证确认的法律事实的解释、说明;对相关法律法规的阐释;对形成裁判结果的法理说明;对法律术语和当事人难以理解的词语说明;当事人就案件程序事项提出的问题;当事人提出的其他与案件有关的疑问。对当事人提出的问题涉及案件审理过程中应当保密的,不予答疑,但要向当事人说明有关规定和理由.

            四是总结经验。在审判实践基础上,组织全市法院经验丰富法官开展理论研讨和调研活动,研究判后答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际可行的解决方法,并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文章,如根据具体案件当事人的年龄、性别、职业不同,采取何种不同的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判后答疑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接受性,真正做到释法明理、答疑解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