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君子安贫,达人知命。”一个人要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人生,保持平常心是关键所在。何为平常心?即布衣之心态,宁可清贫自在,不求浊富多忧。这既是一种生存智慧,也是一种战胜自我的豁达和大度,是一种拒绝庸俗的超脱和清醒,更是一种为人为官之道。大量事实证明,人民法官一旦失去了平常心,必然会被物欲所困,被名利所累,陷入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不能自拔,最终走上腐化堕落的邪路。深圳中院腐败窝案所涉法官,就是面对众多诱惑逐渐失去了平常心,贪欲极度膨胀,借机大搞腐败,利用职务便利疯狂敛财,亲手把自己送进了监狱。他们受到了法纪的严惩,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沉重的启示:人民法官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一定要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存非分之想,不贪不义之财。
要保持平常心,必须视个人名利淡如水、视人民利益重如山,经受住各种诱惑的考验。“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人民法官要保持清正廉洁,只有视个人名利淡如水,才能视人民利益重如山。在我国法制进程中,各个不同时代涌现出来的司法为民的典范、廉洁奉公的楷模,从谭彦到宋鱼水、蒋庆、金桂兰,虽然职位高低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有一颗淡泊名利的平常之心,所以才能在各种利诱面前不动心、不贪心,蠃得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反之,那些被人民唾弃的腐败分子,无一不是为名所累,为欲所惑,为权所动,贪图享受,追逐私利,最终自毁前程。吴振汉作为高院领导,在任职伊始,曾为法院的工作呕心沥血,作出过较大的贡献,党和人民也给予他很多的荣誉,但他却错误地把荣誉视为资本,把功劳归功于个人,居功自傲,心态失衡,置党纪国法于不顾,我行我素,搞特权,拉关系,斥“异已”,搞“一言堂”,独断专行,大肆腐败,任意挥霍,严重败坏了人民法官的形象,教训极其深刻。因此,每个法官都要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脚踏实地不飘浮,埋头苦干不张扬,视党和人民的复兴重如山,视个人名利淡如水,以平静之心对已,以平稳之心处事,以平常之心对待名利,做到心不动于红利之欲,手不伸于物流之诱,目不炫于七色之惑,从而顶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贪,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经得起考验。
要保持平常心,必须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并真正学以致用。政治上的坚定来自于理论上的清醒,人民法官只有坚持勤奋学习,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判别是非的具体标准,也才能面对名利得失始终保持平常心。从近年来被查处一些腐败分子看,很多人都是因为放松学习,放松世界观的改造,价值观发生扭曲,思想认识模糊,在物质利诱面前失去平常心,最终走向堕落。他们或者是根本不学习,或者是流于形式,或者是表面上装作认认真真学,但不联系实际,以致经受不住诱惑,防线失守,落得个前程尽毁的可悲下场。吴振汉在湖南省高院任“一把手”后,忽视了个人政治学习,面对众多成绩和荣誉渐渐失去了平常心,心理扭曲,错误地把手中的审判权当作敛财工具,恣意妄为,疯狂敛财,在违法犯罪的泥潭里越陷越深。其深刻教训再次说明,人民法官要保持平常心,就必须坚持学习,善于学习,勤于学习,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要切实把理论学习作为自己的第一需要,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学习理论的主动性、自觉性,强化系统性、条理性,以勤学习为先导,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创造性开展工作奠定扎实的理论功底。要结合个人的实际和业务工作需要,端正学习态度,完善学习计划,充实学习内容,持之以恒地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道和其他知识;不仅向书本学,更要向实践学,向领导、同事、群众学;不仅要学得进,还要拿得出,注重学以致用,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切实转化为工作成果。
要保持平常心,必须正确处理好贡献与索取的关系,增强奉献意识。在对待权力的问题上,贡献与索取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权力观。一种认为权力的价值在于满足个人或少数人的私欲,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另一种认为掌权就是贡献,法官就是服务,人民法官就是为党和人民多做些工作,取得一些成绩,是人民法官应尽的职责,既不能居功自傲,更不能以此作为资本向组织和人民索取报酬。时下,有些法官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忘乎所以,不与先进典型比贡献、比清廉,而与个体老板比待遇、比实惠,越比心里越不平衡,最终把自己“比”进了牢狱,教训十分深刻。吴振汉就是被鲜花和荣誉冲昏了头脑,在与众多私营老板打交道的过程中进行错误的攀比,费尽心机,伙同家人利用各种机会拼命捞钱。其深刻教训说明,为人民服务是永无止境的,无论是谁,也不论贡献有多大,都不能居功自傲,忘乎所以,更不能搞错误的攀比,心理失衡,不思奉献,一味索取,甚至铤而走险,从而走以权谋私、以权致富的邪路,最终误党、伤国、损民、害已。因此,人民法官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正确对待个人利益,决不要患得患失。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面对各利诱惑,谨记权力就是责任,法官就要奉献,切实做到权为收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另一方面,对自己的生活要求绝不能过高, 不该要的坚决不要,该要的也不一定都要,做到在工作上永不知足,在生活上知足常乐,始终保持清廉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