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弘扬英模精神、鼓舞干警士气、凝聚奋进力量,展现法院队伍良好形象,新县法院策划推出《榜样在身边》系列专刊,聚焦法院队伍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在学习榜样中践行初心,在学习典型中强化使命。
李霞,女,汉族,中共党员,2012年进入新县法院,先后在刑事庭、民事庭工作,现任新县法院民事庭副庭长。无论在哪个岗位,她都能忠实地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固守对公平正义的执着追求,以诚挚的爱,深刻诠释不变的为民情结,将无私的奉献和强烈的责任感,融入司法审判工作。先后获得“信阳市平安建设先进个人”“全市法院先进工作者”“新县扫黑除恶个人嘉奖”等荣誉称号。
“对一个法官来说,‘产品’就是案件。”李霞说,她常把自己比作法律工作中的“工匠”。在案件中,认真对待每一个环节,像一名工匠一样从细节入手,不断打磨自己的审判流程,并从中学习提升,磨练成长。作为道交一体化团队负责人,李霞积极探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道交一体化”专业化审判路径,自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成立以来,创新理念,抢抓机遇,聚焦提效,实现了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集中审理、统一裁判标准、快审快结,取得了良好工作成效。2020年,李霞个人结案率达99.5%,案件平均审限不超过一个半月,极大的满足了当事人此类案件的诉求。
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不管是轻是重都会给一个家庭来说带来一定的创伤,尤其是伤情严重已花费大额医疗费无力继续支付医疗费的伤者来说,更需要格外关注。原告王某某与被告陶某某、刘某某、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案,被告陶某某负事故主要责任,被告刘某某负次要责任,交通事故造成原告双下肢大腿截肢、开放性额骨骨折等全身多处损伤,已花费了大额医疗费,因原告仍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治疗需大额医疗费但无力支付,原告家属来院代为申请先予执行医疗费,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李霞联系保险公司核实保险情况,在与保险公司沟通后,裁定保险公司先予支付原告医疗费26万元,很快原告就收到26万元“救命钱”。
疫情防控期间,李霞积极运用云间庭审、电子送达、微信调解等信息化手段助力审判工作,2020年2月19日,李霞敲响新县法院“云间庭审”第一锤,隔空审理了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
原告陈某某诉黄某某、某保险公司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原告陈某某系河南新蔡县人,其于疫情期间网上立案并缴纳诉讼费,李霞积极利用微信平台建立案件群聊进行庭前调解,经过多次与双方耐心沟通、做调解工作,最终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做到了案结事了人和。为表达感激之情,陈某某将一面印着“依法调解,公平公正”的锦旗送到了李霞的手中,并连声道谢。送来锦旗时,陈某某激动地说道:“疫情期间,不仅可以网上立案,还能足不出户就让我的案子调解成功,感谢李法官,感谢新县法院!”
像这样的案件还有很多,道路交通事故的案件很多当事人都居住在外地,很多保险公司都是外地保险公司,李霞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工作理念,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利用河南移动微法院,巧用微信群等网络手段,案子“网上”说、案子“网上”办,大大提高了案件调解率,方便了当事人,像陈某某案件一样,让当事人“最多来一次”成为现实,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李霞既是一名刚正无私的女法官,又是一名细致温柔的“法官妈妈”。每到开学季,校园里都会出现李霞的身影,她以各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青少年学生普法,用“特别的方式”护航青少年成长。李霞说:“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每当我在金色的校园里看到那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这便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道路交通事故案件中经常涉及未成年人、三留守儿童的案件,李霞在审判环节既注重未成年儿童权益保护,多元调解化解纠纷,从快审理,依法救济,力争实现案结事了。时,积极主动发现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将可能产生的执行、信访案件消化在萌芽状态,体现人民法院的温度、温情、温暖,助推未成年儿童权益保护,起着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原告岑某某(7岁)与被告向某某(71岁)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原告岑某某于2020年7月1日来院起诉,要求被告向某某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等各项经济损失10863.3元。在收到案件后,考虑到原告系未成年儿童,李霞及时到原告家庭中走访了解情况,经走访了解到原告岑某某家庭系建档立卡贫困户,其父亲常年在外务工,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对被告送达时,李霞到被告所在的村委会,了解到被告向某某亦系低保贫困户,儿子离家出走2年,上小学的孙子由其和老伴靠微薄的低保金、农村养老金等补助抚养上学。向某某家庭经济确实困难,仅靠种草药、卖草药维持生活,其表示即使家庭再困难,但出了事故也要赔偿,但是只能一点点的给。双方家庭经济均困难,被告基本无履行能力,案件陷入僵局,如果判决,很可能形成一个执行信访案件。考虑到双方当事人的实际情况,李霞积极联系办理司法救助的法官进行实地走访,协助原告申请办理司法救助,同时在核实原告的各项经济损失基础上,促成双方调解,由被告向某某赔偿原告岑某某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交通费共计10000元,原告方愿意延长履行期限,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通过多次协调沟通,最终原告获得司法救助得到了相应的赔偿,被告也非常感激。双方当事人均感受到司法的温暖。
涉军维权“信阳模式”是信阳两级法院一张亮丽的明信片,新县法院作为涉军维权“信阳模式”发源地,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大力加强涉军维权工作,切实维护了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的合法权益。李霞作为涉军维权合议庭成员,坚持“用心、用情、用法”办理好每一起案件。她说:“生于大别山革命老区,长于这片红色沃土,又身为一名光荣退役军人家属,我对军人军属有更加特殊的情怀,依法公平高效的保障军人军属的权益是涉军维权合议庭成员的职责所在”。
她办理的原告管某某诉石某某、某保险公司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一案,原告管某某的儿子系退役士兵,管某某2019年3月因交通事故受伤,该案2019年底已判决,因受2020年疫情影响,没有及时申请强制执行,赔偿款迟迟未兑现,住院借亲友的十万余元债务一直无法偿还,这成了原告管某某的一块心病。在对原告管某某回访过程中,李霞法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迅速与被告保险公司联系沟通,催促他们自动履行义务。三天后,56万余元的赔偿款及时转到管某某的银行账户,电话里管某某激动地说:“感谢人民法院,感谢李法官”。
原告闫某某等诉被告邱某某、某保险公司一案,原告闫某某的父亲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收到案件后,承办法官知悉到原告闫某某系现役军人,告知其可凭现役军人证等材料到司法局申请法律援助,由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作为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并迅速为其开通了涉军维权案件绿色通道,依法办理、快审快结,当事人送来一面“秉公执法 廉洁高效”的锦旗,表达了对李霞的感激之情。
身着法袍、敲响法槌,展现法律的神圣和威严;柔情话语、关爱情怀,传达司法为民的热忱与温馨。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但更始于当下。一路走来,面对困难和挑战,李霞始终将法治信仰刻在心头,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将青春挥洒在了她所挚爱的审判岗位,用实际行动兑现法官的承诺,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