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院简介 -> 法官风采

        二十四载基层风雨路 亲民爱民拳拳法官情

          发布时间:2017-10-13 09:11:48





            2017年9月底,濮阳县人民法院法官张秀林荣获“第十六届河南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荣誉称号,被评选为忠诚奉献标兵,系全省法院系统中唯一获得该项殊荣者。该称号是张秀林继“河南省岗位学雷锋标兵”、“河南好人”、“河南省中原卫士”等三十多项荣誉称号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张秀林,男,1971年5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武汉大学法理学硕士研究生,现任河南省濮阳县人民法院城关法庭庭长。1993年他从政法院校毕业后分配到濮阳县人民法院,先后在文留、徐镇、坝头、庆祖、城关法庭工作。二十四年来,张秀林扎根基层,心系群众,始终把当事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把当事人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处理,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3000余件,无一错案。办案中,他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着重调解,案件调撤率达70%以上,做到案结事了。他注重诉前调解,共处理各类民事纠纷180余起,使矛盾双方不用打官司就能解决问题,促进了辖区的和谐稳定。《法治与新闻》、《河南日报》等多家媒体曾多次宣传报道他的事迹。原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满仓,省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先后到他所在的法庭调研、慰问;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在参加第六届河南公民道德论坛时亲切接见了他,对他扎根基层、亲民爱民的事迹给予了充分肯定。

            法官,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是维护法律尊严的使者。司法工作责任重大,关乎着每位当事人的切身利益。一个法官良好的道德品格,对实现公平正义至关重要。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就是要求司法工作者必须自觉地提高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实现司法公平公正,法官就必须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扎实的办好每一个案件。2016年4月的一天,几十人涌到了城关法庭,他们是县城一经济适用房小区的业主,因开发商迟延了交房,业主们先去了信访局,又来到了法庭,张秀林忙把大家让到审判庭坐下,请他们选代表诉说情况。他耐心地听、认真地记,等代表说完,张秀林明白这是一个关乎群体利益的事件,如果不能及时妥善的处理,就有可能造成群众上访,因为在这些业主的背后还有上千户的业主在等待观望,这些业主们都不富裕,业主们都急需住进这套楼房。他先安抚好业主,然后马上通知开发商到庭,开发商老板也是满腹的委屈,因政府修建的通往小区的唯一道路延期开工,开发商另外协调了一条生产路用来进料,这样既增加了成本,又减缓了施工进度,才未能按期交房。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他一边联系有关部门,加快小区的水、电、气等设施的施工进度,一边把业主代表和开发商叫到一起,在查明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双方多些沟通,让大家多些理解,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达成了协议。当事人感激的话语,当事人赞许的目光,却让他陷入了沉思,他想:做为一名法官,只有真心地为当事人服务、真心地替当事人着想,事情才能得到圆满的解决,当事人才能案结事了、息诉罢访。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危害更大。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可见,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的破坏作用。而要实现司法公正,司法工作者必须把廉洁作为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必须把廉洁作为维护公平正义的生命线。作为人民法官,只有保持廉洁,不为金钱所诱,不为人情所惑,不为关系所扰,才能有效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公平、正义的价值观才能得到彰显。2015年春天,张秀林审理了一起婚约财产纠纷案,原告是一位心直口快的小伙子,因为被告的父亲是村干部,又是县人大代表,和法庭关系不错,小伙子就误以为法庭会偏向女方,自己很难打赢官司,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要送钱给他,张秀林婉拒了。小伙子说:“算了,官司俺也不打啦,俺要外出打工。”他说:“你再等等,要相信法庭,会给你公道!”第二天该案顺利调解,小伙子当庭领取女方返还的彩礼款时,不好意思地笑了。

            群众的事是天大的事,法官必须学会换位思考,体谅群众疾苦,尤其是困难、弱势当事人,更要从感情上给予更多关注,从精力上给予更多倾斜,从而让人民群众真正感知到司法的温暖。2014年夏天,老杨等10人在小李的工地打工,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却没有拿到工钱,老杨等人将小李诉至法院。经调解,小李答应月内付清欠款。一个月后,小李却没有了音讯。张秀林多方打听,可就是没有小李的下落。腊月的一天,他得知小李在鹤壁开矿。而此时他的孩子正患病住院,高烧不退,一直未能查明病因,医生建议到郑州做进一步检查。快过年了,法庭案件增多,每位法官都在加班加点,根本抽不出人手。他为难了,最后,他的情感天平还是倒向了老杨他们一边,10个家庭正指望着这工钱过年,决不能让民工流血流汗再流泪!狠狠心,他把妻子和孩子送上去郑州的客车,自己转身去了鹤壁。他们到多家矿场了解情况、寻找线索,渴了,就喝口水,饿了,就啃包方便面。第四天中午终于找到了小李。经耐心地做工作、摆证据、讲法律,小李才极不情愿地付清了欠款。他马不停蹄赶回濮阳,把钱发放给老杨等人,大伙既兴奋又感动、有的还流下了眼泪。人们围着他说:“为了给俺要钱,您连孩子都顾不上了,您看俺比看自己的家人还要重啊!”老杨他们离开后,张秀林急忙赶往车站,坐上最后一班开往郑州的大巴,连夜赶到医院,刚刚苏醒的孩子看了他好一会儿,才说:“爸,真的是你呀!你怎么才来啊!”他紧紧地抱住孩子,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很容易发展成违法行为。如果司法尽早介入,就能及时制止违法,让社会多一些公正、多一些和谐。充分发挥司法在解决道德领域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就是基层法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群众利益着想,解决群众实际问题的具体表现,件件饱含群众利益诉求的民事案件最能考验法官协调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人民法官,只有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法官说的话老百姓才听,处理的结果老百姓才能信服。2014年6月的一天,一位老大娘哭哭啼啼的来到法庭,告诉张秀林自己被大儿媳安置在了堆放杂物的偏房内,心里觉得很委屈,就与大儿媳发生了争吵。看着伤心的老大娘,他想:老人能来法庭就是信得过法官,虽然没有立案,法庭也决不能不管。他先把老人安顿好,然后叫上村干部和家族长多次给大儿媳做工作,都没有成功。后来又通过动员大儿媳的孩子反复劝说、耐心交流,才化解了矛盾,老人也被大儿媳高高兴兴地接回了家。

            张秀林从书记员、助审员,到审判员、法庭副庭长、庭长,一路下来,二十四年的光阴穿梭而过。从他选择人民法官这一职业起,就把法治作为终生信仰,要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奋斗终生。他的事迹也深深影响着他周围的同事,他们纷纷表示要以张秀林为榜样,牢记使命,恪守职业道德,弘扬法治精神,积极在基层法官岗位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执着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和辛勤的汗水,去迎接每一个困难和挑战,让法治光辉真真切切地温暖人民群众的心灵,奏响维护公平正义的华彩乐章!

        责任编辑:韩亚茹    


        关闭窗口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