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建设人民满意好法院丨这一份关于“分调裁审”的答卷,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0-01-13 19:04:11



            打官司,老百姓最怕啥?一怕不公平,二怕程序繁琐。普通的民事案件,能否进一步简化程序,提升效率?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019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洛阳调研时,强调要牢记人民法院初心使命,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

            近年来,洛阳市两级法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便民利民”作为总体要求,将满足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作为推进方向,将“一站式多元解纷、一站式诉讼服务”作为工作目标,以对外服务群众、对内服务法官的“双服务”理念为引领,积极探索诉源治理,着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洛阳升级版;大力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在“分”上下功夫,在“调”上做文章,在“裁”上求高效,在“审”上求精简,推进案件分流有序、调解有方、裁断有速、审判有质,着力打造“集约高效、多元解纷、便民利民、智慧精准、开放互动、交融共享”的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

            分流有序:案件从源头“减量增效”

            在探索“分调裁审”机制改革的过程中,“分”是前提也是关键。

            在洛阳法院,案件分流就好似一条河流的分流体系。立案时,经过甄别,对于适宜速裁的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小额诉讼、督促程序、实现担保物权特别程序等速裁快审。

            在诉讼服务中心的立案大厅里,诉讼当事人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办理诉讼事务,过程方便快捷。“立”是法院审判工作的源头,洛阳法院始终将“把最好的场所、最便捷的服务提供给人民群众”作为立案诉讼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立案大厅、网络立案、12368热线电话、巡回法庭“厅网线巡”,为当事人提供一站通办、一网通办、一号通办、一次通办的诉讼服务。完善集约化诉讼服务机制,将全部对外服务工作、影响诉讼进程和审判效率的辅助性、事务性工作以及多元解纷工作集约在诉讼服务中心,方便当事人“一次办好”各类诉讼事务。发挥信息化作用,将现代科技与司法为民相结合,打造“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推动导诉、立案、交退费、保全、庭审等全部诉讼事务网上办、掌上办,努力实现当事人诉讼“零跑腿”。推行案件“当场立、自助立、网上立、就近立(跨域立案)”相结合的便民立案模式,实现就近能立、多点可立、少跑快立。让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走进一个厅,事务一站清”的优质服务。

            据了解,2017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全面开展“分流+调解+速裁+快审”机制改革。2019年9月,洛阳法院在诉讼服务中心设立“分调裁审中心”。登记立案前,通过多元解纷平台,对接各类调解组织和法院专职调解员进行诉前调解,让更多纠纷在诉讼渠道之外解决。登记立案后,将法定必须使用普通程序以外的案件全部进入速裁团队,由速裁团队先行调解和速裁,从源头进行“繁简分流”。重大、疑难、复杂、敏感案件,则及时流转至专业审判团队,细审精判。

            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案件按标准各“归”其道,洛阳法院走的是简案快办、类案专办、繁案精审“多车道”并行机制。

            调解有方:诉调对接“多元解纷”

            如果说有序分流是向内挖潜,实现法院办案效率的整体提速,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就是法院联动外力,化解案多人少矛盾的另一把“利刃”。

            每当看着纠纷当事人双方握手言和,案结事了,人民调解员陈新民心中总有说不出的喜悦。

            走进洛阳中院诉讼服务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导诉台和一旁所立的指引电子屏。洛阳中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置了金融、建筑、行政、知识产权、律师等调解室和诉调对接窗口,为当事人的诉求对症下药。

            “在化解矛盾纠纷的路上,特别是专业性强的案件,需要靠社会各界群策群力,汇聚纠纷化解的合力。”洛阳中院主动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社会治理体系,加强诉源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成立了两级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暨诉调对接中心。为构建大调解平台和网络,加强与行政机关、民调组织、行业协会、仲裁机构和工青妇的沟通对接,2019年12月6日,洛阳市人民调解中心和六个专业化调解工作室在洛阳中院正式成立,主动聘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陪审员、专家学者、律师担任特邀调解员,与诉前、诉中全流程参与调解。

            同时,积极延伸诉讼服务,促进人民法庭职能新转变,把人民法庭纳入“分裁调审”机制改革,最大限度盘活、用好现有资源。充分利用人民法庭的场所和设施,在人民法庭设立调解工作室,选聘当地群众认可、能力较强的基层人士担任调解员,实行法官加社会调解员共同参与矛盾纠纷化解。2018年6月21日,栾川县法院潭头法庭成立“杨来法诉前调解工作室”,由全国人大代表、栾川县潭头镇拨云岭村党支部书记杨来法与5名基层村支部书记和县人大代表担任调解员,至今成功调解案件近百起,让群众的纠纷在家门口就能化解。

            此外,洛阳法院实行“特邀调解员+法官”工作模式,从全市选拔聘任6位“金牌”调解员和4名资深法官组建调解工作室,为当事人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多元化纠纷解决渠道和方式,有效地“降压”了进入法院的矛盾纠纷和案件数量。

            2019年,洛阳市两级法院共诉前调解纠纷15682件,调解成功率79.9%;一审民事案件调撤率80.7%,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70.7%。

            裁断有速:为法官减负为当事人省时

            “没想到能这么快收到二审文书,替我们这些农民做主,特别感谢你们高效审判。”彭某乐、张某丽、张某长等养猪收猪户,自2012年起向洛阳某食品公司供应生猪,自2019年起该食品公司拖欠货款,彭某乐等人多次进行讨要均无果,无奈向法院提起诉讼。之后上诉到洛阳中院,根据繁简分流工作机制,该类案件属于案件事实较为清楚,双方争议不大,故流转至诉服中心调解速裁团队。从案件二审立案到当事人收到判决书,整个案件审理周期仅为11天。

            实现简案快办、繁案精审,离不开专业化审判团队的支持。据介绍,去年,洛阳中院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的意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深入推进“分调裁审”机制改革,尝试探索二审民事案件“简案快审”。2019年9月,洛阳中院诉讼服务中心探索成立了“调解速裁团队”,该团队由3名法官+3助审员+N书记员及多名调解员组成。在参与诉前调解、加强指导的同时,对于调解不成、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案件及时速裁。做到能调则调,当判即判。

            洛阳中院对二审“简单案件”适用“速裁”程序快速解决纠纷的有益探索,不仅大大提升了办案效率,更有效避免了“繁琐程序”对当事人的“拖累”,切实减轻了当事人诉累。

            “简案快办、繁案精审是设立速裁团队的初衷。”洛阳市中级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用30%的“全科法官”审理70%的简单案件,70%的“专科法官”审理30%的疑难复杂案件,真正实现“人少”向“人多”转变。

            速裁相当于在立案庭、人民法庭、速裁团队之间形成互相承接、多向反馈的流水线管理。“快速、灵活、便捷,能避免案件久拖未决,减轻各方讼累,也确保了类案同判。”形成程序规范、运行流畅、紧密配合的速裁供给格局。

            自2019年10月受案以来,该团队共受理二审民事案件327件,审结327件,平均审理周期26天,最短周期不足10天。

            脚踏实地,行稳致远。“洛阳法院提供丰富快捷高品质的诉讼服务,让老百姓切身感受司法便民利民惠民和公平正义。”全国人大代表杨来法如此赞扬。

            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洛阳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曲海滨表示,洛阳两级法院和广大法官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人民法院初心使命,继承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大力推进矛盾多元化解和“分调裁审”机制改革,以专业、高效、优质的司法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为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贡献法治的力量。

        责任编辑:王雨潇    

        文章出处:河南日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