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工伤死亡酿悲剧 司法调解送温暖

          发布时间:2021-12-17 16:42:53



        2021年10月巩义市人民法院在人社局设立“三田留余”诉调对接工作站,对涉农民工工资、劳动争议、劳务合同等案件进行诉前多元化解,并试行调裁审一体化机制,降低农民工维权成本。

        特邀调解员张俊丽被巩义法院派驻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庭参与劳动争议案件调解工作。12月初,张俊丽化解了一起工伤死亡案件。

        这起案件发生在2021年的9月16日,被申请人巩义市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2021年7月派遣申请人的父亲李某到江苏省某企业安装大型设备,李某在安装设备期间突然倒地不起,后被送往医院时已无生命体征。事发后,双方基于同村居民的关系,找到了村委会,希望协商解决,好让死者能够尽快运回家乡,入土为安,但双方未能达成协议,村委会将此事汇报给街道办,街道办经过努力,也未能妥善化解。申请人一怒之下,跑到了郑州市信访局,想通过信访解决问题,信访局建议双方走法律程序。

        张俊丽接到案件后,仔细看了双方的证据材料,与仲裁庭的崔军峰科长迅速制定了一套调解方案。

        张俊丽先和被申请人某机械制造公司负责人进行了沟通,被申请人的意思是可以赔偿,但是他认为李某的死亡不属于工亡,自己愿意赔偿的原因是考虑到死者上有老,下有小,看在乡亲的情分上,才愿意赔偿。了解了被申请人的想法后,张俊丽拿出劳动合同法和工伤保险条例就相关工伤案件的赔偿规定,逐条逐例给对方进行了讲解,让双方打官司打的明明白白,通过调解员的耐心普法,被申请人认识到了自己的认知是错误的,李某确实属于工亡。接下来张俊丽就赔偿多少的问题,展开了依情依理、背靠背、面对面等多种方式的调解,双方先是进入拉锯状态,后是僵持不下,互不让步,考虑到案情的复杂性,张俊丽觉得需要给双方一个考虑的空间,于是就暂停调解,让双方都先行回去冷静一下。

        面对死者李某妻子祈盼的眼神,张俊丽彻夜难眠,李某已经在外地的殡仪馆停放几个月了,中国人讲究的是入土为安,事情不解决,李某的遗体无法运回来。“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快实现案结事了,让申请人一家拿到应有的赔偿款”,张俊丽如是说。随后在接下来的调解中,经过法院和人社局的共同努力,终于调解成功,并敦促被申请人在三天内将全部钱款赔付到位。顺利拿回赔偿款后,为感谢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李某一家人将一面印有“主持公道 恩暖民心”的锦旗送到了仲裁庭,李某妻子拉着张俊丽的手不停鞠躬致谢,“如果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真的太感谢你们了!”

        寒冬虽冷,温情暖心。近年来,巩义法院积极贯彻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要求,强化矛盾纠纷诉前调解,积极探索构建诉前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大格局,实现诉源治理的标本兼治,真正实现司法便民利民惠民,切实促进巩义社会的和谐稳定。

        责任编辑:巩义法院    


        关闭窗口

        您是第 7794375 位访客


        Copyright©2023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