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案均衡度作为衡量法院审判工作良序运行程度的指标,对优化配置审判资源、公正高效审理和执行案件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近日,浚县法院对2013年度均衡结案评估指标分析后发现,均衡结案度指标与基层法院审判执行工作不协调问题突出。一是基层法院特别是派出法庭存在收案“淡旺季”现象。与城市相比,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受传统习俗、农时忙闲的影响,案件受理量存在明显的“淡旺季”,导致案件结案数量的不平衡现象突出,出现“案件量大均衡度高、案件量小均衡度低”的情况。基层法院的法官甚至为完成该指标,审结的案件压着不报结,以保证“结案均衡度”。二是出现岁末年初立案难现象。受制于结案均衡度指标,有些法院甚至出现了岁末年初不收案、变相不收案,能劝撤就劝撤,劝撤不了就调解的“数字迷失”现象,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公信力。
为此建议:设置均衡结案度指标数值区间,实施动态管理。由省法院审判管理部门进行测算,设置最低警示值为必须达到的数值,以0.6为基础值,数值在一定范围内上下浮动均为合理区间。以运行中的动态管理有效化解指标设置存在的缺陷,引导审判执行工作高效运行,走出“数字崇拜”的怪圈。